明火煮食知多少

明火靚湯的秘密

任你吃盡天下美食,到頭來最叫你懷念的,可能只是一碗親切又窩心的家常老火湯:以慢火熬足三四個小時的滾燙鮮湯,香氣四溢,足見心機,暖胃更暖心,難怪廣東人自古便已明白,靚湯最能緊扣摯親的心,正因如此,煲湯便成為了入廚的必修科。

別以為煲湯不甚了了,無須學習,其實箇中大有學問,唯有對細節一絲不苟,方能做出一口美味的明火靚湯。

不論「老火湯」或是「明火靚湯」,顧名思義,無「火」不行。控制火候是煲湯的主要關鍵,唯有借助明火,方能均勻地加熱整個湯鍋,拉近鍋底與鍋側的溫差,令沸騰的對流現象四方八面地同時進行,如此一來,湯料可更快炊熟,味道和養份亦能完全溶入湯水。日常煲花膠湯和豬骨湯的時候,我們總想將蛋白質、膠質與鈣質經過水解化成鮮湯,好讓身體更易吸收,在這種情況下,明火更是不可或缺。

煲靚湯的第二秘技,就是要選用質地細膩的瓦煲,只因瓦煲能長時間保持溫度,適合配以慢火緩緩烹調,讓原材料的鮮味與養份點滴釋出,湯水自然份外滋味鮮甜,因此向來備受普遍採用,但必須注意的是,坊間有不少劣質瓦煲,瓷釉中含少量鉛,煮酸性食物時便會溶解出來,有害健康,所以切記避免使用。

此外,煲湯前的「飛水」工序亦須份外留神,雖然這步驟可去除腥味,但切記不可將肉切得太細,否則鮮味與營養均會在「飛水」過程中流失,經過處理的湯料,亦該於冷水時放下湯鍋,因為熱水會令蛋白質迅速凝固,不易「餚」出鮮味,在煲湯的過程中,緊記「三煲四燉」的大原則,意指煲湯最多三小時,燉湯最多四小時,否則湯水中的「氨基酸」類營養,有機會經過過長加熱而變質,養份變相流失。 返回